模型性能数据生成与分析(Profiler)¶
注解
由于实现限制,动态图与静态图 下的 Profiler 接口并不一致, 侧重点也不相同,下面将分别介绍。
动态图下的性能分析¶
假设我们写好了一份动态图代码,其中训练部分代码如下:
def train_step(data, label, *, optimizer, gm, model)
with gm:
logits = model(data)
loss = F.loss.cross_entropy(logits, label)
gm.backward(loss)
optimizer.step().clear_grad()
return loss
生成性能数据¶
警告
挂载 Profiler 会拖慢模型的运行速度(大概在 8% 左右)。
想要使用 Profiler 生成性能数据,存在两种写法(任选其一即可):
使用
profile
装饰器 (profile 是 Profiler 别名)使用 with
Profiler
语法
示例代码如下:
from megengine.utils.profiler import profile, Profiler
# 装饰器写法
@profile()
def train_step(data, label, *, optimizer, gm, model)
with gm:
logits = model(data)
loss = F.loss.cross_entropy(logits, label)
gm.backward(loss)
optimizer.step().clear_grad()
return loss
# with 写法
profiler = Profiler()
def train_step(data, label, *, optimizer, gm, model)
with profiler:
with gm:
logits = model(data)
loss = F.loss.cross_entropy(logits, label)
gm.backward(loss)
optimizer.step().clear_grad()
return loss
这样在每次进到对应代码块里时,MegEngine 会对区域里的代码单独做一次 Profiling.
程序结束时(准确地说,是在Profiler析构时),将会在运行目录下生成 JSON
文件,用于接下来的性能分析。
参数说明¶
Profiler
的构造函数支持如下参数:
path
profile数据的存储路径,默认为当前路径下的
profile
文件夹.format
输出数据的格式,默认为
chrome_timeline.json
,是Chrome支持的一种标准格式,以时间线的形式展现profiling结果. 可选项还有有memory_flow.svg
,以时间x地址空间的形式展示内存使用情况.formats
若需要的输出格式不止一种,可以在formats参数里列出.
sample_rate
若该项不为零,则每隔n个op会统计一次显存信息,分析数据时可以绘制显存占用曲线,默认为0.
profile_device
是否记录gpu耗时,默认为True.
分析性能数据¶
可以使用 Perfetto
工具加载上一步生成的 JSON
文件:
打开 Perfetto 网页 ;
点击
Open trace file
按钮加载数据;展开内容。
此时可以在窗口里看到数个线程,每个线程都按时间顺序显示历史调用栈。
横坐标是时间轴,色块的左右边缘是事件的起始与终止时间。
纵坐标代表事件所属的线程(其中 channel 为 python 主线程)。
例如,当我们在模型源代码里的 self.conv1(x)
被执行时,
channel 线程上会有一个对应的 conv1
块,而其他线程上同样的 conv1
块会滞后一些。
而 worker 的主要工作是发送 kernel, 而真正执行计算的是 gpu 线程。
gpu 线程上的事件密度明显比 channel 和 worker 高。
注解
一般来说,GPU 线程越繁忙,说明模型的 GPU 利用率越高。
频繁使用
Tensor.shape
,Tensor.numpy
操作都可能导致需要做数据同步,降低 GPU 的利用率。
以下操作会在 Performance 界面里默认以色块的形式呈现:
通过观察事件的持续时间,可以评估模型的性能瓶颈。 在timeline的上方还会有一些曲线这些曲线与下方的事件共用同一条时间轴,展示了对应数据的变化过程。
静态图下的性能分析¶
假设我们写好了一份静态图代码,其中训练部分代码如下:
@trace(symbolic=True)
def train_step(data, label, *, optimizer, gm, model)
with gm:
logits = model(data)
loss = F.loss.cross_entropy(logits, label)
gm.backward(loss)
optimizer.step().clear_grad()
return loss
生成性能数据¶
只需要在 trace
接口中传入 profiling=True
,
然后再调用 get_profile
方法即可得到性能数据。
修改后的代码如下:
@trace(symbolic=True, profiling=True)
def train_step(data, label, *, optimizer, gm, model)
with gm:
logits = model(data)
loss = F.loss.cross_entropy(logits, label)
gm.backward(loss)
optimizer.step().clear_grad()
return loss
... # 训练代码,调用了 train_step()
# 得到性能数据
prof_result = train_func.get_profile()
# 保存结果为 JSON 格式
with open("profiling.json", "w") as fout:
json.dump(prof_result, fout, indent=2)
这样我们将获得一个 JSON
文件,可用于下面的性能分析。
分析性能数据¶
在前一步中保存的 JSON
文件可以使用 MegEngine 在 tools
目录下提供的 profile_analyze.py
脚本进行分析,示例代码如下:
# 输出详细帮助信息
python3 -m megengine.tools.profile_analyze -h
# 输出前 5 慢的算子
python3 -m megengine.tools.profile_analyze ./profiling.json -t 5
# 输出总耗时前 5 大的算子的类型
python3 -m megengine.tools.profile_analyze ./profiling.json -t 5 --aggregate-by type --aggregate sum
# 按 memory 排序输出用时超过 0.1ms 的 ConvolutionForward 算子
python3 -m megengine.tools.profile_analyze ./profiling.json -t 5 --order-by memory --min-time 1e-4 --type ConvolutionForward
输出将是一张表格,每列的含义如下:
device self time
算子在计算设备上(例如 GPU )的运行时间
cumulative
累加前面所有算子的时间
operator info
打印算子的基本信息
computation
算子需要的浮点数操作数目
FLOPS
算子每秒执行的浮点操作数目,由
computation
除以device self time
并转换单位得到memory
算子使用的存储(例如 GPU 显存)大小
bandwidth
算子的带宽,由
memory
除以device self time
并转换单位得到in_shapes
算子输入张量的形状
out_shapes
算子输出张量的形状